【拍摄日志】侯堡村:耕读立家 实业兴村
| 招商动态 |2016-08-27
拍摄日志
侯堡村:耕读立家 实业兴村
8月19日,栏目组一行走进了绵山镇的侯堡村。
村主任封贵生介绍,侯堡村全村不到500人,三面环沟,如果从空中俯瞰像个孤岛,村里以封姓人为主。那为何叫“侯堡”呢?相比国史、县志,村史相对少有人注重,以致许多村庄的的人对本村之事茫然无知,侯堡村也一样,村名的由来,村人多不知晓。1961年-2000年担任村干部,现已80岁的封培根告诉栏目组,传说村里出过一个王侯,所以叫侯堡。经查有限的文字资料,确有春秋战国时期晋王侯在此安营扎寨的说法。虽然县志上并无相关记载,但据村民说,大约在八十年代侯堡村南曾出土过青铜器,其中有哉、矛、盾等兵器,还有一些刻有文字的、古陶之类的随葬品、有细纹的砖瓦等!当时考古队在村里进行了长达一个多月的考察,还有武警把守!由此看来,这传说未必是凭空杜撰的。
(千年老槐树)
(保存基本完好的三教堂)
历史上的侯堡村也是城堡式村落,在封培根的记忆里,村里原先有四个堡门,前街、后街各有两个,均名“东门”“西门”。到夜里12点,堡门一关,任谁都进不来。而且这个不大的村里,曾经也是庙宇林立,有龙天庙、观音堂,还有三教堂。虽然现存的只余三教堂,但能立碑建庙,足以说明旧时的侯堡经济发展应该很不错。
可惜白云苍狗,物换星移,昔日光景如何现已无法探知,村内古民居大多废弃,唯一留存的三教堂亦不复当年香火繁盛的情景,空余一残破主体、若干断壁颓垣,但从埋在土里的石碑碑文中发现的“明崇祯永平”“白云寺僧”“清康熙四十八年”等字眼,及残存殿墙上“大清咸丰十年的《庙宇修补记载》和大清咸丰十一年的《赈灾捐米记载》”,已足以让人们体味到这个村子厚重的历史感,村内那些得以保留下来的旧门额如“爽垲”“来格”“世泽长”“高山仰止”等,亦不容回避地彰显着该村文化积淀之深厚。
(古民居)
侯堡村是中国传统农耕文明的标本,是践行“勤耕立家,苦读荣身”的耕读文化的典型之村。封培根说,村里祖祖辈辈以农为生,但历来重视文化教育。不论家境如何,都会坚持供养孩子求学。上世纪二十年代,在外国人办的汾阳中学上学的高中生就有二十多个。现在亦年年都有孩子金榜题名。许多子弟因此而改变了命运。
“以耕养读,以读馈耕”,因为这样的生活方式、价值取向根植于村,侯堡村人才辈出,有志士仁人,也有医学、金融界英才。据封培根介绍,抗日战争时期参加薄一波的牺盟会、死于日本鬼子屠刀下的革命英雄封继祖、封士箴、封士才,现代山西资深医学教授封士弟和曾供职中国证监会、国际会计师事务所普华永道、现任国际投行摩根士丹利中国区副主席、董事总经理的封和平都出自本村。其中,封和平先生多年来一直心系家乡,为村里打井、建水塔,还修建了村委大院。
(三教堂院内发现的石碑)
(侯堡村矿物质水源地)
农耕文明离不开水,侯堡村水资源历来丰富,泉眼多,水流量每小时达40吨,在介休方言《数村村》歌谣中就有“侯堡的泉水嘚兰兰清”的句子,但是因为地形的缘故,在很长一段时间里,侯堡村的水却并不能造福侯堡村人,在封和平打井以前,村民不得不到沟里抬水喝,农作物产量亦大受影响。
近几年,在以村支书郑献云和村主任封贵生的村两委班子的努力下,不仅实现自来水入户,还利用“世行贷款”项目实施了“旱地改造水浇地”工程。封贵生说,目前全村1100目水地改造已完成700多亩,改造后的地平均一亩能收入一千四五,村民收入将得以增加。
侯堡的水不仅多,而且水质好,到省里做检测,不需过滤也达标。利用这个优势,村两委想方设法招商引资,目前农家乐生态园已经开工建设,冷水鱼养殖、冬钓等也俱在筹划中。封贵生还告诉栏目组,途经侯堡村的绵上大道(绵山——上城南村)工程已经成功立项,待建成之后,从绵山到介休城区时间将大大缩短,侯堡的发展也将有所受益。
秉承耕读文化精粹的当代侯堡人,既躬身田陌,兴修水利,又大抓经济,实业兴村,还崇文重教,勤劳努力,以绵绵不断的力量、欣欣向荣的姿态,让侯堡村的未来充满憧憬。
“金沙堡,银义安,比不上刘家山一半半” 刘家山到底有啥呢?
侯堡村:介休“封”姓第一村,晋王侯曾在此安营扎寨
【影像介休】革命老村宋家小庄
【独家视频】没错,龙背上的堡子村叫小靳;介休人熟知的的东岳庙就在这里